3:江蘇省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設立項課題鑒定申請書

作者:莫遜 時間:2017-01-20 點擊數:

附件2

江蘇省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設立項課題

鑒定申請書

課題編号: 201548

課題名稱:基于模塊化的“七年一貫制”土木工

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課題主持人: 佘躍心 劉鳳

牽頭高等院校: 淮陰工學院

牽頭中職學校: 江蘇省淮陰商業學校

填表日期: 2016年12月10日

江蘇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制

課題主持人

佘躍心

劉鳳

職務、職稱

建工學院書記、教授

系副主任、高級講師

通訊地址

淮安市高教園區枚乘東路1号

淮安市高教園區枚乘東路6号

郵編

223003

223003

聯系電話

13951265581

15950392728

電子信箱

1019972653@qq.com

392951238@qq.com

課題研究專題網站網址

http://zgzxj.hyit.edu.cn

課題組主要成員名單

姓名

所在單位

職務、職稱

承擔任務

蔣洋

淮陰工學院

副教授

構建後段專業課程體系

儲華平

江蘇省淮陰商業學校

高級講師

構建前段專業課程體系

嵇德蘭

江蘇省淮陰商業學校

講師

課程建設

何開俊

江蘇省淮陰商業學校

助理講師

實踐課程體系

孫文彬

淮陰工學院

教授

後段人才培養改革思路

顧文虎

淮陰工學院

助理研究員

後段人才培養改革研究

劉澤俊

淮陰工學院

副教授

開發後段專業課程教材

周靓

江蘇省淮陰商業學校

講師

撰寫調研報告

傅毓海

江蘇省淮陰商業學校

副校長

人才培養改革思路

馬成

江蘇省淮陰商業學校

高級講師

市場調研與分析

注:課題組主要成員一般不得超過10人。

一、基本情況

提交

鑒定

成果

目錄

1. 基于模塊化的“七年一貫制”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總報告

2.江蘇省淮陰商業學校建築工程施工專業3+4應用型人才市場調研報告。

2. 土木工程專業3+4分段培養人才培養方案。

3.土木工程專業銜接的人才培養方案與傳統分段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對比研究報告。

4.中職與本科銜接課程标準彙編

(1)中職主幹課程标準:6門

建築力學、建築材料、建築工程測量、建築制圖、房屋構造與識圖、建築結構

(2)本科主幹課程标準:6門

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房屋建築學、房屋建築學課程設計、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設計

1. 教材(共9本)

建築工程力學、建築工程測量、鋼筋技術、建築結構施工圖識讀、土木工程識圖、土木工程識圖習題集、土木工程材料、建設工程監理和工程估價

2. 論文:17篇

(1)“3+4”分段培養人才出現的必然性

(2)基于模塊化的3+4現代銜接人才培養方案與傳統分段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對比研究-------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

(3)“3+4”分段培養“七年一貫制”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研究————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

(4)“七年一貫制”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查研究

(5)3+4土木工程專業基于模塊化的“專本銜接、能力遞進”課程體系研究與構建

(6)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鋼筋工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7)做好現代職教體系3+4中職階段日常教學管理探索

(8)淺談“3+4”分段培養之建築制圖課程體系構建

(9)“七年分段培養”的中職段建築材料課程研究

(10)基于土木工程專業“3+4”模式的職業教育一體化研究

(11)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研究的現狀及思考

(12)“卓越計劃”背景下提高土木工程生産實習質量的探讨

(13)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課程主動學習模式研究

(14)工程教育認證體系下交通土建專業的教學改革

(15)基于卓越土木工程師計劃的房屋建築學教學改革探讨

(16)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材料教學分層次教學方法探讨

(17)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思考

3. 其它成果

(1)土木工程專業3+4項目轉段升學《建築材料》考核大綱

(2)土木工程專業3+4項目轉段升學《建築制圖》考核大綱

(3)土木工程專業3+4項目轉段升學《建築力學》考核大綱

(4)《建築力學》校級精品課程資源

(5)《鋼筋工》網絡課程資源

(6)教師教科研能力提升榮譽證書

(7)學生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榮譽證書

(8)《建築材料》題庫

(9)《建築工程測量》題庫

二、工作報告

(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過程、體會及經驗等。)

(一)研究的主要過程

1.設計申報階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

成立課題組,拟定課題研究方案,邀請有關專家對課題進行論證。并進行文獻研究,制訂初步方案和研究實施步驟。

(1)采用文獻研究法,充分利用國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據研究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查閱、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分析本課題的研究價值,了解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的建設要求,建立研究的理論基礎。

(2)運用問卷、訪談等調查法,了解和掌握建築市場人才需求現狀,分析研究目前的分段式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為建立銜接貫通的中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找到立足點。

(3)對課題作初步分工,撰寫課題研究方案。

2.實施研究階段(2015年5月—2016年11月)

按中職和應用型本科兩階段成立子課題組,制定前段後段課題組的研究計劃,具體實施各子課題的研究,通過個案分析、實驗對比等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1)第一階段(2015年5月—2016年10月)

①選擇20個地方建築企業、5所建築類中職學校(含就業和對口單招兩種類型)和10所土木工程本科院校開展初步研究工作,對土木工程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情況進行調查,并對其他學校3+4分段培養經驗進行分析總結。

②通過實驗法,對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實施過程和培養質量進行研究,完成前段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同時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标準,編制配套教材講義。

(2)第二階段(2016年10月—2016年11月)

結合升段考試,運用個案分析的實驗法,深入分析人才培養質量,優化對比研究報告,修訂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

3.結題鑒定階段(2016年11月—2016年12月)

整理相關材料,準備課題結題鑒定,接受終期評估鑒定。

(二)體會及經驗

1. 課題的選題具有實際意義。本課題對土木工程專業3+4分段銜接培養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尤其通過課程設置、内容整合、标準制定等途徑建設了現代職教課程銜接體系,對于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的課堂教學過程和質量提升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和推廣意義,對于建設工程一線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等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校校企聯合共研,推進課題研究與成果推廣。聯合組成課題研究組,進行市場調研、制定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共研課程标準、共建開發課程,提高了課題研究的針對性,也體現了職業教育的職業性。

3.課題研究内容詳實,方法得當。采用調查法、實驗法等,研究過程貫穿兩校的2014級、2015級本專業在校學生前段培養過程,在實踐中研究、驗證和優化,将課題研究落實到人才培養的實施過程中,理論指導實踐,促進了課題研究成果向教學的轉化。

三、研究概述(1000字左右)

(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結論與觀點、對成果的自我評價、研究中還存在的問題、後繼研究的設想等。)

(一)研究的主要結論與觀點

1. 現代職教體系中職教育向應用型本科銜接升級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中等職業教育與應用型本科分段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是建築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建築企業壯大的必然趨勢,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就業需求的必然趨勢,是學生順利就業的必然趨勢。

2.土木工程專業人才七年分段培養必須構建基于模塊化的“七年一貫制”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七年通盤考慮,将銜接效能最大化。堅持校校企共研,準确定位中職與本科七年“分層次”銜接的人才培養目标,沿着七年貫通的職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專本銜接、校企合作、實踐導向”銜接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實施以職業資格标準為紐帶,以能力為核心的相銜接的評價機制,培養土木工程專業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3.“3+4”分段培養指的是将中職與應用型本科結合,使接受中職教育的學生有機會獲得本科學曆,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而“3+4”分段培養的關鍵主要是建立銜接的課程體系。“七年一貫制”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在充分研究中職本科原教學大綱和課程标準的基礎上,建立由基礎知識模塊、專業能力模塊和提升拓展模塊組成的課程體系。同時注意各模塊間避免中職、本科課程内容的重複及遺漏,體現課程内容銜接的連續性和邏輯性。

4. 本科段人才培養要立足于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通過銜接的人才培養方案對人才實現終身教育,精細人才培養措施,構建以核心課程教學為主、以通識課程為輔、工程技術基礎類課程為拓展及多專業方向課程供選擇的四位一體課程體系,構建“綜合—分解—再綜合“三個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内部與外部相結合的多元化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等,把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與科學知識、專業能力和人文素質等相結合,讓學生享受學習、學會學習,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二)對成果的自我評價

本課題通過市場調研形成了調研報告,通過個案實驗等開發了土木工程專業3+4分段培養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了升段考核方案和核心課程的考核大綱,探索了兩段銜接課程、中職段主幹課程、本科段主幹課程的課程标準,初步構建了基于模塊化的“七年一貫制”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明确了分段培養的标準、方法、内容和要求,有利于進一步規範人才培養過程,有助于全方位提高教學質量。

本課題通過校校企聯合共建課題研究小組,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共同探讨、落實和總結提煉的研究過程,不僅促進了學生專業能力的形成,也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促進了教師職業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研究中還存在的問題、後繼研究的設想

本課題以2014級、2015級3+4試點項目學生為個案展開了人才培養研究,優化了前段培養的人才培養方案,開發了部分課程資源,但學生尚未接受升段考核,今後兩校将繼續加強溝通交流,跟進這兩批學生的本科段學習成長,進一步推進現代職教體系銜接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設研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四、課題主持人所在單位意見

單位負責人(簽字)

單位(公章)

年 月 日

五、江蘇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意見

公 章

年 月 日

版權所有©淮陰工學院 BV伟德国际官方网站 2017-2019   地址:江蘇省淮安市北京北路89号   郵編:223001   聯系電話:0517-83559932

Baidu
sogou